国家拨8.5亿元, 用于“固废资源化”的33项重点项目三

来源:  更新时间:2018-08-13 09:11:56  浏览次数:
8. 系统性解决方案研发及集成示范(应用示范类)

  8.1 南方新兴超大城市生活垃圾集约化处置集成示范

  研究内容:针对典型南方新兴超大城市,研究其城市垃圾产生特性、时空分布及处理设施优化方法;研究适应南方新兴超大城市特征的垃圾精准分类减量—智能分质收集收运—资源化清洁规模利用—安全协同处置全链条集约化处置集成技术体系;构建匹配城市特征的垃圾集约化处置全过程物联网监控系统和大数据管理平台;研究提出技术集成—工程示范—政策管理一体化的生活垃圾系统化解决方案与商业化运行模式;依托南方新兴超大城市,开展综合示范。

  考核指标:形成3套以上南方新兴超大城市生活垃圾集约化处置全链条成套技术及装备,建成3项以上全链条综合集成示范工程,并实现经济稳定运行,总规模达到2000吨/天以上,垃圾资源化利用率大于40%,进入终端焚烧、填埋系统的垃圾量较示范工程实施前减少10%,原生垃圾实现零填埋;建成城市垃圾收运物联网监控系统和全过程大数据管理平台;形成覆盖研究内容的技术专利与标准体系(申请发明专利10件以上,编制标准及规范3项以上),建立商业化创新推广模式;形成超大城市生活垃圾集约化处置综合性解决方案,项目成果在综合示范城市实现推广应用,带动新增固废处理能力达到100万吨/年以上。

  有关说明:综合示范所在地政府需出具书面支持文件,承诺协调落实相关政策和经费配套措施;产学研联合申报。

  8.2 东部中小城市固废园区化协同处置集成示范

  研究内容:针对我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中小城市,研究基于物联网的城乡垃圾分类收集收运技术;研究园区化分质分类、协同处置、污染集中控制的集成技术;研发固废—水—能系统耦合技术及优化调控平台;开发固废分类收集—智能监控收运—清洁能源化—协同处理处置的园区化系统性解决方案及运营新模式;依托典型东部中小城市,开展综合示范。

  考核指标:形成3~4套适合东部中小城市的园区化固废协同处置成套技术及装备;建成1个联合运营的固废综合处置园区,典型示范工程不少于3项,单体工程协同处置固体废物大于3类,城市垃圾分类收运的物联网监测覆盖率大于60%,园区内城市固废综合利用率大于75%,园区处理处置总规模大于50万吨/年,实现经济合理运行;形成覆盖研究内容的技术专利与标准体系(申请发明专利10件以上,编制标准及规范3项以上),建立商业化创新推广模式;形成适合于东部中小城市特征的城乡固废园区化协同处置综合解决方案,在综合示范城市实现推广应用,带动新增固废处理能力达到50万吨/年以上。

  有关说明:综合示范所在地政府需出具书面支持文件,承诺协调落实相关政策和经费配套措施;产学研联合申报。

  8.3 华南中小城市多源固废区域化利用处置集成示范

  研究内容:针对我国华南废线路板等再生资源集散度高的典型中小城市,研究废线路板器件智能拆解和分选技术;研究废线路板高效冶炼集成技术与装备;研究多金属绿色回收高值利用成套技术;研究园区重金属污染跟踪监测与防控集成技术;研究提出废线路板、废塑料等多源固废区域化利用处置的系统性技术方案。依托华南地区典型中小城市,开展综合示范。

  考核指标:形成2~3套适合我国华南典型再生资源集散区域的多源固废回收拆解、再生利用和协同处置的成套技术及装备,实现废线路板多组分物料定向分离率大于98%;建立万吨级/年废线路板高效冶炼示范工程,铜回收率大于98%,稀贵金属回收率达到95%;形成典型再生资源多元固废区域化协同处置系统性解决方案,建成废线路板、废塑料等典型多源固废区域化综合处置示范基地1个,固废综合利用率大于75%,实现经济合理运行;形成覆盖研究内容的技术专利与标准体系(申请发明专利10件以上,编制标准及规范3项以上),带动新增固废利用处置能力达到50万吨/年以上。

  有关说明:综合示范所在地政府需出具书面支持文件,承诺协调落实相关政策和经费配套措施;产学研联合申报。

  8.4 农村厕所粪便高效资源化处理关键技术与示范

  研究内容:以我国农村典型区域为重点,开展厕所排泄物中致病微生物、有机污染物和氮磷污染物的迁移和转化机制研究;突破高浓度粪便、尿液等排泄物安全卫生收集、储存和运输及其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开发粪便污染物深度控制及资源化利用设备;建立涵盖污染物环境容量、卫生技术、人居环境质量的管理体系;研究“厕所革命”成套技术和装备的标准规范及产业化推广模式,开展成套技术应用集成示范。

  考核指标:建立不小于3套的厕所粪便安全卫生收集、储存、运输、污染物深度控制及其资源化利用成套技术与装备。建成3个综合示范区,示范区规模不小于1000户。实现创新卫生公共厕所比传统水冲公共厕所节水60%以上,实现污染物近零排放;农村户用卫生厕所使用满意度达到85%以上;排泄物氮、磷回收率分别达到50%以上;其他污染物无害化处理率和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0%。形成覆盖研究内容的技术专利与标准体系(申请发明专利10件以上,编制1项以上相关技术标准规范);形成适合于农村地区特征的“厕所革命”综合性解决方案,在综合示范区推广应用。

  有关说明:综合示范所在地政府需出具书面支持文件,承诺协调落实相关政策和经费配套措施;产学研联合申报。

  8.5 铜铅锌综合冶炼基地多源固废协同利用集成示范

  研究内容:针对铜铅锌大型有色金属综合冶炼基地,研究多源固废资源环境属性与过程溯源;研究铜铅锌冶炼系统多物料耦合利用与协同处理集成技术;研究多源固废跨产业链接规模化消纳技术;研究渣尘无害化及安全处置技术;开发铜铅锌基地固废转化一体化智能集成管控系统;研究提出铜铅锌综合冶炼基地多源固废协同利用解决方案,依托典型区域,开展技术集成综合示范。

  考核指标:建立典型铜铅锌综合冶炼基地多源固废源解析清单及物质流分析模型,形成4~5套铜铅锌生产过程多源固废协同利用成套技术,集成应用于50万吨/年规模以上大型铜铅锌综合冶炼基地,建成4~5项示范工程,铜铅回收率分别大于98%,锌回收率大于97%,实现经济稳定运行;开发智能管控集成系统,覆盖90%以上的主要生产过程;形成覆盖研究内容的技术专利与标准体系(申请发明专利10件以上,编制标准及规范3项以上);形成大型铜铅锌综合冶炼基地多源固废协同利用综合性解决方案,在大型冶炼基地实现推广应用,年消纳固废大于30万吨,综合消纳率大于80%。

  有关说明:综合示范所在地政府需出具书面支持文件,承诺协调落实相关政策和经费配套措施;由大型有色冶炼企业牵头,产学研联合申报。

  8.6 中部矿业特色产业集聚区固废资源化利用集成示范

  研究内容:针对中部有色、陶瓷等特色产业集聚区,研究多产业固废资源环境属性和生态环境影响效应,研究特色矿产选冶、加工过程多源固废中稀有稀土稀散金属高效富集、定向分离与清洁提取技术;研究适合集聚区生态环境特征的有色尾矿、冶炼渣、陶瓷废料等典型固废的分质梯级利用技术;研究提出中部有色、陶瓷等特色产业集聚区多源固废资源化利用综合解决方案,依托典型区域,开展综合示范。

  考核指标:建立有色、陶瓷等特色产业固废生态环境影响解析清单及分析模型;形成3~4套中部矿业特色产业集聚区多源固废资源化利用成套技术及综合性解决方案;有色冶炼固废利用率大于90%,稀散金属综合回收率大于80%,稀土总回收率大于90%,稀有金属回收率大于85%;特色尾矿建工建材利用产品达到行业中高端标准,陶瓷制品与装饰材料中陶瓷固废利用比例大于90%;建成4~5项示范工程,年消纳固废总量大于10万吨,实现经济稳定运行;形成覆盖研究内容的技术专利与标准体系(申请发明专利10件以上,编制标准及规范3项以上);项目成果在特色产业集聚区实现推广应用,带动新增固废处理能力达到100万吨/年以上。

  有关说明:综合示范所在地政府需出具书面支持文件,承诺协调落实相关政策和经费配套措施;产学研联合申报。

  8.7 西南化工冶金特色产业集聚区固废规模利用集成示范

  研究内容:针对西南磷化工、锰冶金、铝冶炼等特色产业集聚区,研究多产业固废资源环境属性和生态环境影响效应;研究磷石膏、锰渣、赤泥等典型重污染固废源头减量、安全处置、综合利用的成套化集成技术与产品方案;研究集聚区特色产业多源固废生态化协同利用成套技术;研究构建西南化工冶金特色产业集聚区固废资源化综合解决方案,依托典型区域,开展综合示范。

  考核指标:提出磷化工、锰冶金、铝冶炼等特色产业固废生态环境影响解析清单及分析模型;形成3~4套西南地区磷化工、锰冶金、铝冶炼等特色产业多源固废资源化利用成套技术及综合性解决方案;建成4~5项示范工程,其中磷石膏处理示范线年处理量达到50万吨以上,锰冶金示范工程年消纳固废10万吨以上,铝冶炼示范工程年消纳固废10万吨以上,实现经济稳定运行;形成覆盖研究内容的技术专利与标准体系(申请发明专利10件以上,编制标准及规范3项以上);项目成果在特色产业区实现推广应用,带动新增固废处理能力达到100万吨/年以上。

  有关说明:综合示范所在地政府需出具书面支持文件,承诺协调落实相关政策和经费配套措施;产学研联合申报。

 

上一篇:国家拨8.5亿元, 用于“固废资源化”的33项重点项目二
下一篇:浙江省杭州市桐庐县与相关村签订农村推新工作目标责任书